典型教学案例分析(收集3篇)

时间:2024-08-24 来源:

典型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临床思维;诊断学

诊断学是一门将医学基本理论、医学基本知识以及医学基本技能相结合,并对疾病进行诊断的学科,其实培养医学生各个临床医学科学的基础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1]。诊断学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为实验诊断,二为物理诊断。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我校2010级医学专业的10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观察组中的学生中采用典型病例的教学方法,而对于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观察对比两组学生的各项医学成绩。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校2010级医学专业的100名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的50名学生中,男26名,女24名,在对照组中的50名学生中,男27名,女23名。两组学生的性别、原有学习基础等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1.2方法在对照组中采用传统的常规教学方法,在观察组中采用典型案例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2.1调整试验判断的课程安排将观察组中学生的课程安排减少血、尿、便三大常规和骨髓检查的实验小课,并且增加了2个单元时间的典型案例教学。

1.2.2编写案例对所有观察组中的学生编写6-12个典型案例。这些典型的案例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并且都具有比较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以及相应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1.2.3教学方法学校对于参加诊断学案例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其主要需要对学生教学的内容有以下四点:①结合学生所学的常见疾病症状,从具有典型症状的病例开始,对于患者产生相应症状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增强症状学的相应理解和进一步掌握,逐步掌握对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思维方法。②结合医学基础知识,解释患者比较典型的症状和体征。③结合相应的物理诊断的相关内容,并且针对具体的典型病例,启发学生应该在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时会有哪些意外体征的发现。④根据具体的典型病例,提问学生还需要进行的试验检查和辅助检查,检查的结果应该怎样判断。

1.2.4评估考核方法采取6次测验的方式,来对所有学生的病例考核成绩、平时考核成绩、标本考核成绩、体格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病例分析考核成绩以及总成绩进行考核。总成绩分为100分,具体评分如下:平时考核成绩总分为5分,考核成绩总分为9分、体格检查考核成绩的总分为20分、标本考核成绩的总分为6分,理论知识考核成绩的总分为60分。其中在理论知识考核的成绩分数中,病例分析题有18分,主要是通过这类试题来增加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分析检查结果的能力。对观察组中的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学生对于案例教学的意见,从而全面了解学生案例教学的评价。案例教学的评价有“很好”、“好”、“一般”、“差”三种选项。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数据用χ±s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使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的成绩对比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病例分析考核成绩以及总成绩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学生的成绩,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问卷调查结果在所有的60名学生中有效收回问卷58份。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案例教学评价“很好”的有48名,占总学生数的82.76%,学生对案例教学评价“好”的有7名,占总学生数的12.07%,学生对案例教学评价“一般”的有3名,占总学生数的5.17%,没有评价“差”的学生。

3讨论

近年来医疗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新的诊断技术也不断更新,与此同时新的实验设备也不断应用于临床,检查的项目也不断增加。所以现如今需要更新传统的诊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动医学的发展。

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了以下四个问题:①师资力量缺少。从事实验诊断教学的老师大多是临床的内科医师,还有部分是检验科的技师,但是检验医师从事实验诊断教学的却非常少。所以需要培养出一批不仅具有很好的理论基础还具有很好的实验经验,能够熟练检验、懂临床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这是有效提高诊断学教学的重要之处[2]。②教学内容滞后。近年来医疗诊断技术在不断在不断迅速发展,针对各种疾病所采用的新的诊断方法和设备在不断更新,所检测的项目也不断增多,但是实验诊断教学内容却并没有改变多少,很多实验内容和方法在临床的应用中早已被淘汰,这样教学的内容与实际临床情况有了很大的不同和滞后[3]。③实验诊断内容老套陈旧。历年来学校的实验诊断教学内容都没有改变过,任然为老套的教学内容,对于临床免疫学、临床化学以及临床微生物学都基本上没有涉及到,同时实验的设备也与临床检验设备有很大的差距,临床检验设备大多为自动化的设备,而实验诊断的设备依然是比较落后的设备。

对于以上多种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四点方法来解决:①在医学院中开设医学检验专业,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诊断学专业教师匮乏的问题。②可以采取媒体教学和录像播放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生动形象的展示出实验的过程和方法,也能够快速的展示出实验的结果,更加直观[5]。③在理论课上采取真实案例来引出课程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进一步培养出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医学教育的主要目的为培养出合格的临床医师,对医学生的主要教育目的是培养其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所以在本次研究中采取了多项体格检查判断教学研究,主要是培养起临床技能,锻炼临床思维。典型的案例教学能够将医学生关于诊断学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想联系起来,使得诊断学前后的教学内容能够前后呼应相连,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对于开展案例教学,采取病例分析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医学生对于物理诊断和实验诊断内容的连通和完全理解,有效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并且提高了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洪俊,李艳.以临床思维为中心的实验诊断学教学新模式的建立[J].基础医学教育,2011(10):936-939.

[2]梁文杰,马国平,王志超,等.实验诊断学教学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4):754-755.

[3]郭素红,李艳,袁忠海,等.实验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7(3):183-185.

典型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篇2

在现代化教学中,若一味强调知识点的教学,课程难免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过程中久之易产生厌倦感,不利于教学进度的正常进行。案例教学属于教学模式优化的一个分支方法,在刑法学教学中融入相应案例可引起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本文以刑法学的案例教学为主线,针对教学效果以及案例选取原则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一、案例教学在刑法学中的作用

(一)让课堂教学生动化

刑法学相对于普通课程而言,在理论性上更强,对于构成犯罪的原因、是否会构成刑法犯罪、应当判处什么级别的刑罚以及刑法实施的相关依据等,容易让学生产生抽象感,认为刑法学只是相关刑法条例的罗列,难以产生学习兴趣。若能够运用案例将理论融入其中,原本抽象的理论将浅显化、通俗化,教学将更为生动活泼。

(二)提升学生能力

刑法学中的各项基础理论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在今后工作中运用到知识点,对现实案例加以合理判断,依照刑法对当事人制定出合理的刑罚。刑法学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一门法学类型专业课程,案例的使用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典型案例,在课堂讨论中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环节将案例与争论点罗列出来,将给学生更为清晰的分析思路,为其提供逼真的实践机会,优化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选择原则分析

(一)案例需不断更新,与时俱进

就目前刑法学案例教育而言,对案例的选取上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延续性,即每个学年教授的内容中总会出现相同案例,年复一年的让学生了解。虽说这类型反复使用的案例更具教学特点,但长期固定不变的案例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倦感,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提升。

教师在案例选取中可多上网查找有代表性、影响范围广的案例。例如,李天一强奸案、南京幼童饿死案、北京摔婴案、四川特大传销案等。在网络的帮助下,即使没有教材的帮助,教师同样能够结合刑法学知识融入其中展开教学。虽然新鲜案例可能只适应于刑法学分论教学,但若能替换旧案例,学生兴趣将大幅提升,课堂讨论也会更为热烈,因此教师应保障案例常新。

(二)案例需与刑法实务相关,具有典型性

案例选取应具有典型性或是重大性,换言之,案例应具有针对性或是代表性。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通常会出现在电视媒体、报刊杂志中,教师在选择相关案例时范围较广。但是在选取时,并非所有刑法实务案例均能够用于案例教学中,教师应选择有代表性,较为典型的例子让学生掌握刑法学理论知识。

典型案例能够按照刑法学相关知识点分类,例如界限罪与非罪、罪与罪之间的关系。同时,典型性案例更能够吸引学生展开讨论,让原本偏向枯燥的刑法学变得不再乏味、单调。由此可见,在刑法学案例教学中使用典型性案例是教学效率提升的关键,教师应注重案例选取的典型性原则,对刑法实务的教学起到辅助性作用。

(三)案例应难易适度,便与讨论

教师在刑法学实务中选取的教学案例应注意难度的控制,既不能难度太高,又不能太容易。高难度的案例有时连检察官、法官都难以决定,学生在学习时易产生困惑或争论;过于简单的案例会使得讨论时间过短、讨论点偏少,让案例失去讨论的价值。

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应控制好难易程度以及争论性,其中争论性必须包含合理性成分,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自行发现争论点,从而引发争议,让其运用刑法学中的各项观念将具有争议的意见表达出来,最后再由教师总结归纳。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案例应具有争议性便于讨论,但若争议性让案例上升到了困惑以及复杂程度,对于学生而言分析起来可能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在选取案例时应考虑到学生层次,案例复杂性注意控制,让讨论在激烈而又清晰中进行,提升学生刑法学案例分析能力。

典型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篇3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分析研究单个的案例来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已经抛开传统的老师主讲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担当指引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被放弃使用。案例教学方法能够更大程度的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灵活的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远程开放教育法学课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远程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以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作为教学目标。培养综合性、符合性、应用型人才是远程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终极目标。但在传统的远程教学模式中,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影响,很多的教学目标没有按照计划顺利的实现因此,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分析原因的前提现,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案例教学方法是远程开放式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成绩,在国外教育发达地区也会受到重视,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案例教学的主要形式

案例评析法。

1.含义:在法律教学中,案例评析法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它主要是通过直面讲授和远程直播的方式进行。案例评析法中将法律中相关知识点统一归结到一个独立的案例中。使得法规的相应内容能够真实的具体的展现在现实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来了解所学习的内容,利于理解的同时还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案例评析法能够保证教学的质量。案例评析法一般包括两种思路一种是由理到例的分析另一种则是相反的。

2.特征:在案例评析法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多数是挑选了典型的,且案例的篇幅较小,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案例整体内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同时案例的内容针对性较强,所涉及的法律比较集中和直接。没有较大的争议性。

3.操作流程:案例评析教学方法的执行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疑难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分析后对教学内容进行编排,确定相应的典型案例来进行案例评析教学方法的实施。(1)由理到例的案例评析。由理到例的教学方法研究主要强调我们在进行案例评析教学中,先由教师讲解介绍一定的法律概念、理论内容、规则等等,然后教师再根据所讲解的内容来安排一定的典型案件分析老师前面所讲的内容。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学生能够在理解书本知识的同时,对案件的分析也能够比较深入的进行。使学生能够尽快的吸收消化老师安排的知识。(2)由例到理的案例评析。这一方法同前者恰恰是相反的,老师带领学生在分析完有针对性的案例后,对所学的概念、理论进行研究分析。积极的鼓励学生自己独立的进行研究思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典型案例进行结合,最后达到教学目标。

四、运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1.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很多法律教学老师认为,只要把法律概念、逻辑体系、理论框架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进行理解和领悟就可以了,如果是一些相应的典型案例,教师可以简单的带领学生分析一遍后,交由学生自学。这种观念在实际的教学中是错误的,它很容易导致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在课堂上理论传受,,而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只是会死记硬背,对于理论知识的实际意义并没有真实的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老师必须转变观念,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彻底解决问题。

2.加强教材建设当前的法学教材普遍存在着陈旧、知识老化、且仅限于法条注释、理论解释等现象,适合开展案例教学的案例法学教材目前还很少,特别是目前还没有一本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专用的案例教学教材。目前案例教学法在部分省、市电大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对案例教材建设的滞后问题提出了挑战。

3.加大案例教学的投入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必须有配套的经典案例,建议中央电大统一组织案例的收集、整理、加工、编辑,并借助现代化信息传输手段,在电大战线上建立法学专业的案例文本超市;各地电大也要加速建立模拟法庭实验室。而所有这些保障措施的实现如若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是不可能的。

五、结语

【典型教学案例分析(收集3篇) 】相关文章: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4篇) 2024-08-24

三年级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8-24

我的日记精选10(整理6篇) 2024-08-23

我的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19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精选昆虫日记(整理2篇) 2024-08-12

疾病预防策略(收集3篇) 2024-08-25

典型教学案例分析(收集3篇) 2024-08-24

一个让我难忘的人作文(整理6篇) 2024-08-24